杂记–关于我曾经的专业

从毕业到现在,离开GIS这个行业已经3年多了,最近略有感触,记下几个回忆故事。 高德 前几天集团的思想汇请来的高德的CEO成从武来分享高德的转型之路。以前沉默的高德,因为高德地图及阿里的持股,成为互联网的一个亮点,但是5年前估计只有测绘、导航这个圈子的人才知道它。

记得5年前在3SNews上看一篇传闻高德08年上市的文章,评论区因为公司的增长步伐与公司一线外业人员收入增长不均衡而引发了一场人身攻击,3sNews最后因此还收到过律师函。我在08年初去ESRI时正好在骆驼手下干活,当时还问他这件事的八卦。5年的时间,高德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转型。 神龛里的地图 08年还看到一篇文章《神龛里的地图》,当年很佩服这个作者,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了,但是我一直记得他的名字:老卢。曾经问过骆驼,说他主要从事环保方面的工作。 关于厦门PX事件,他这么写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整个过程,非常的缺乏一线的专业人员参与。事件的传播者连岳,自己对PX和相关的环境知识没什么概念。而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地图,更没有什么人提供。除了几张Google earth 的截图说明了一下缓冲区之外,还没有哪家单位做过相关的地图。原料的输送通道如何?紧急情况的逃生通道如何?在哪里有关键的控制点?这些都不是简单的缓冲区可以说明的。 可是没有人可以做这样的地图。因为所有的材料,都被锁在保险箱里,供在神龛里,只在上级单位检查的时候拿出来点上炷香拜拜。没有专业人员能够冒着泄密的风险把这些信息公开。中国正在走入一个重化工为特征工业化中期。化工厂肯定要建。PX项目从厦门搬出了,就可以进入海门,祁门,澳门了吗?PX项目到底有多危险,应该怎样污染和危险。一定要在都市100公里外建,是否能找到这样的点?如果找不到怎么办?没有答案。我们只知道,所有的这些决定,都不是普通的市民可以决定,也不是专业人员可以决定的。我们不知道是谁决定的,就算是知道是谁决定的,他也是打死你我也不说。 所以,地图就永远只能在神龛里了。” 5年后,对政府而言,地图不知道是不是还放在神龛中;但是对民众而言,伴随着移动端的发展,地图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北京市东城区的网格化管理 在2004年的时候,东城区在“全国首创了万米单元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将城市管理的部件和事件纳入数字化即时监管之中”。我至今还记得公司里有一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书。其他方面不说,当年觉得高端的地方:为每个巡视员配置一个PDA,随时随地拍照,GPS定位,上传图片及相关信息。到了2010年的时候,发现当年的PDA已经完全被智能手机取代了,而现在随便一个APP就可以实现这样一个功能。 地理的LBS服务 在上大学期间,老师屡屡提起GIS的价值时会说LBS服务。当时觉得LBS太虚幻,定位只能依靠基站,而且大部分手机还是功能机,上网等一系列问题未解决,很多时候时候利用短信来进行处理。而到了2011年,LBS成了各个主流生活类APP的标配,它已经不是属于GIS圈的概念了。 记得上专业课时,老师说“这个世界70%的信息是与位置相关的。”(百分比具体值或许不准确了,老师应该也是引用别人的)。他的意图是想告诉我们GIS行业的前景不错。但当时去看这句话觉得很不靠谱。我们的一举一动虽然基于位置,但如何记录,为什么要记录? 而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计算的兴起,或许真会将自己的行为主动与位置进行挂钩,就像浏览网站一样,你每一个请求的Log中都有一个IP字段。但如果这一幕真的出现,我们能接受吗?

Powered by Jekyll and Theme by solid